12月24日,全球首款超高安全滑板底盤——“寧德時代磐石底盤”正式發(fā)布,憑借120km/h超高速中心柱碰不起火、不爆炸、無擴散的表現(xiàn),重新定義智能底盤安全新標準。
圖源:寧德時代
那么,120km/h超高速中心柱碰是什么概念呢?以當前行業(yè)標準C-NCAP碰撞測試速度56km/h為例,以這一速度實現(xiàn)正面碰撞,其產生的碰撞能量相當于從12米墜落;而120km/h正面碰撞,則相當于從56米墜落,產生的碰撞能量是前者的4.6倍。另在更為嚴苛的中心柱碰測試下,其承力面積僅為正面碰撞的1/6,碰撞壓力更是成倍增長。
因此,在120km時速下,中心柱碰時底盤單位面積碰撞壓力約等于C-NCAP評測中56km/h全寬正碰工況的21倍。正因碰撞速度之快、能量之強,此前全世界還沒有任何汽車敢于挑戰(zhàn)120km/h中心柱碰,寧德時代磐石底盤可謂開創(chuàng)了業(yè)界先河。
什么是磐石底盤?
顧名思義,磐石底盤可以理解為一款堅若磐石的汽車底盤,從其結構特征來看,磐石底盤其實就是寧德時代CIIC一體化智能底盤的落地方案,也就是業(yè)界所說的滑板底盤。
早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,寧德時代CIIC一體化智能底盤就公開亮相。按照官方的介紹,其核心特點是“上下解耦、高度集成、對外開放”,通過可拓展的軟硬件架構和標準化接口設計,實現(xiàn)一套底盤架構,百變車型。
從此次正式發(fā)布的磐石底盤來看,其以電池為中心展開設計,采用電池到底盤一體化技術,將電芯直接集成到底盤中,實現(xiàn)和底盤的結構共用。
據(jù)寧德時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楊漢兵介紹,基于上下車體解耦的結構設計,磐石底盤可以吸收85%的整車碰撞能量,而普通底盤僅吸收60%左右的碰撞能量。
正是基于上述多項技術突破,磐石底盤才能成為首個順利通過“最高時速+最強沖擊”的雙重極限安全測試,實現(xiàn)120km/h中心柱碰不起火、不爆炸、無擴散。
安全是重中之重
可以看到,作為一項新技術,同時是整車最為核心的部件,磐石底盤強調最多的就是安全。而為了給整車帶來更加堅如磐石的極致安全,寧德時代磐石底盤在結構與材料方面實現(xiàn)了三大技術新突破。
結構上,磐石底盤首創(chuàng)立體式仿生龜甲結構,車體結構與能量艙結構上下一體,深度耦合,疊加航母式阻攔結構,一旦受到猛烈撞擊,可最大程度減緩底盤侵入、減少能量艙變形。
材料方面,2000MPa級潛艇級熱成型鋼、600MPa級航天級鋁合金材料等超強材料料的加持,也讓磐石底盤結構剛性更加堅不可摧。
電芯和底盤結構之間,采用高韌吸能絕緣膜,延伸率高達數(shù)百,不僅絕緣,還能吸收電芯內部碰撞能量,進一步減小電芯形變。
在閃電斷高壓系統(tǒng)方面,寧德時代磐石底盤更實現(xiàn)碰撞瞬間0.01秒內切斷高壓、0.2秒完成殘余高壓電能釋放,創(chuàng)造行業(yè)新紀錄。
賦能行業(yè)高效造車
楊漢兵曾指出,汽車內卷越發(fā)嚴峻的時代,更需要釋放場景化、個性化創(chuàng)造力。例如,在機械時代,汽車換代在8-10年時間;電氣化時代,周期縮短至6-8年;到了電動化時代,逐漸縮短至3-5年。如今,汽車進入智能化時代,1-2年更新一款車型,已經不再是新鮮事,而是行業(yè)趨勢。
針對車型研發(fā)投入大、周期長、更新迭代加速的行業(yè)痛點,磐石底盤以“內部集成+上下解耦+對外開放”三大核心特點,匹配豐富Toolkits解決方案套件,在可拓展的軟硬件架構和標準化接口設計下,可實現(xiàn)不同車型、場景靈活選配,極大提升了開發(fā)效率、縮短研發(fā)周期。整車量產時間,可由傳統(tǒng)的36個月甚至更長,縮短至12-18個月。
此外,磐石底盤通過上下車體解耦設計,有效打破安全與造型限制,拓展設計自由度。第四代CTC技術與倒置電芯技術,還能提升底盤空間利用率,降低刮底風險。同時,智能化方面實現(xiàn)軟硬解耦、軟軟解耦,支持L3至L4智能駕駛,提供高適配接口,促進智能應用協(xié)同。
圖源:寧德時代
在此次發(fā)布會上,阿維塔作為率先應用該技術的品牌,與寧德時代子公司時代智能簽約,雙方圍繞磐石底盤深化合作,為用戶打造更高安全、更高品質的出行體驗。
事實上,此前國內的江汽集團、北汽集團、哪吒汽車,越南的VinFast汽車等均先后與寧德時代就一體化智能滑板底盤技術簽署了合作協(xié)議,此次阿維塔率先搭載后,其他企業(yè)有望相繼跟進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曾表示,滑板底盤代表技術發(fā)展趨勢,“會給汽車設計制造帶來一場革命?!贝舜?,寧德時代磐石底盤的發(fā)布,不僅重新定義智能底盤安全新標準,還將激活萬億市場,極大推動汽車設計向更加模塊化、個性化和智能化加速邁進。
聲明:本網(wǎng)轉發(fā)此文章,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,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、消費建議。文章事實如有疑問,請與有關方核實,文章觀點非本網(wǎng)觀點,僅供讀者參考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