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春意漸盛的蘭州城關區(qū),街頭巷尾處處生機盎然。40余萬株鮮花沿街盛放,千株喬木挺拔成行,一場“增綠添彩、提質煥顏”的“綠城行動”正為城關區(qū)披上新裝。從跨河橋梁到主干街道,從核心廣場到社區(qū)角落,綠意與花香交織的生態(tài)圖景徐徐展開,勾勒出“花滿金城、綠染城關”的宜居新貌。
漫步城關區(qū),元通黃河大橋、城關黃河橋等四座跨河橋梁化身“空中花廊”,立體花架以黃河元素為設計靈感,將蘭州文化符號融入現代花卉藝術,形成“一橋一景”的獨特地標。省委、省政府周邊、霍去病廣場等區(qū)域,組合花箱與藝術花卉錯落點綴;天水北路的繽紛鮮花帶、慶陽路的櫻花大道、中山路的紫薇長廊串聯成網,市民轉角便能邂逅“櫻花雨落”“紫薇疊霞”的詩意畫面。
聚焦綠化短板,城關區(qū)以“補綠增色”行動筑牢生態(tài)基底。酒泉路、雁北路等20余條主干道啟動提升工程,計劃補植國槐、銀杏等喬木350余株,紫葉矮櫻、金葉榆等灌木26萬株,同步鋪設草皮4000平方米,換填種植土4000立方米,著力消除缺株斷檔、黃土裸露問題。目前,蘭州市林業(yè)和草原局捐贈的160株國槐已在火車站東路形成林蔭廊道,60余株櫻花為慶陽路增添浪漫底色?!斑@些植物不僅能固土降塵、調節(jié)微氣候,更讓市民推窗見綠、出門入園?!背顷P區(qū)綠化所工作人員張生峰介紹說,5月前將完成所有補植任務,進一步織密城市“綠網”。
城關區(qū)生態(tài)建設的溫度,藏在細節(jié)更融入民生。如今,從黃河風情線到背街小巷,從主干道到地鐵站旁,高桿月季編織的“花路”、國槐撐起的“綠傘”、櫻花鋪就的“香徑”,正將生態(tài)福祉滲透至城關區(qū)的每個角落。城關區(qū)以匠心雕琢的生態(tài)長卷,書寫著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生動實踐,繪就出一幅觸手可及的宜居藍圖。
聲明:本網轉發(fā)此文章,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,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、消費建議。文章事實如有疑問,請與有關方核實,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,僅供讀者參考。

